木质活性炭:通常以木屑、果壳等为原料,经炭化、活化等工艺制成。木质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优异,尤其对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色素、异味等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的机械强度相对较低,但由于其环保、可再生的特点,在饮用水深度处理、食品饮料行业用水净化等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领域应用广泛。
煤质活性炭:以优质煤炭为原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活化处理。煤质活性炭的微孔、中孔和大孔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吸附容量。它的机械强度高,耐磨性好,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工业废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等大规模水处理场景中应用普遍,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酚类、氰化物等污染物。
果壳活性炭:主要以椰子壳、核桃壳等果壳为原料。果壳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发达,吸附性能强,特别是对水中的余氯、农药残留、三卤甲烷等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其表面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在饮用水净化、纯净水制备、电子超纯水制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粉末活性炭:外观为黑色粉末状,粒度极细,通常在 200 目以上。粉末活性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能迅速与水充分接触并发生吸附作用,吸附速度快,处理效果好。但其缺点是难以回收,一般采用投加后与水混合,经过一定时间吸附后,通过沉淀、过滤等后续工艺从水中分离出来,常用于应急处理突发水污染事件,以及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作为辅助手段,强化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颗粒活性炭:呈颗粒状,有不同的粒径规格。颗粒活性炭的机械强度高,可反复使用,装填在固定床、移动床或流化床等过滤设备中,用于连续式水处理过程。它在水净化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异味、色度等,还能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截留水中的悬浮颗粒。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净化处理。
柱状活性炭:外形为圆柱状,是将活性炭原料与粘结剂混合后,通过挤压成型、炭化、活化等工艺制成。柱状活性炭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孔隙结构分布均匀,在水处理中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稳定的处理效果。常用于大型水处理工程,如自来水厂的深度处理、工业循环水的净化等。
去除异味和色度:水中的异味和色度可能来自天然有机物、藻类代谢产物、工业废水排放等。活性炭能够有效吸附这些致色、致臭物质,使饮用水口感更好,外观更清澈透明。
去除有机物和微量污染物:对水中的农药残留、多环芳烃、内分泌干扰物等微量有机污染物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降低其在饮用水中的浓度,保障饮用水的化学安全性。
去除余氯: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会残留一定量的余氯,过量的余氯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活性炭通过表面的化学反应,将余氯还原为氯离子,消除余氯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有机废水处理:对于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如印染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加工废水等,活性炭可吸附废水中的染料、药物中间体、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生物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重金属废水处理: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表面化学性质,可去除废水中的汞、镉、铅、铬等重金属离子。活性炭表面的官能团能够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络合、离子交换等反应,将重金属离子固定在活性炭表面,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含酚废水处理:活性炭对酚类化合物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能有效降低废水中酚的含量,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在处理含酚废水时,可将活性炭与其他处理方法,如化学氧化、萃取等结合使用,提高处理效率。
深度处理: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基础上,通过活性炭吸附进一步去除水中残留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使出水水质达到更高的标准,可用于中水回用,如城市景观用水、道路喷洒、工业冷却用水等。
污泥处理:在污泥处理过程中,活性炭可作为添加剂,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减少污泥的体积,便于污泥的后续处置和利用。
直接投加:对于粉末活性炭,可根据水质情况和处理要求,将其直接投加到待处理水中。投加时需配备专门的投加设备,确保粉末活性炭能够均匀分散在水中,充分发挥其吸附作用。投加量一般根据水质的污染程度和处理目标通过试验确定,通常在几毫克 / 升至几百毫克 / 升之间。
固定床吸附:颗粒活性炭或柱状活性炭常用于固定床吸附装置。将活性炭装填在吸附塔或过滤器中,待处理水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通过活性炭床层,在水流与活性炭的接触过程中,水中的污染物被活性炭吸附去除。固定床吸附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但需要定期对活性炭进行再生或更换。
移动床吸附:在移动床吸附系统中,活性炭在吸附塔内处于缓慢移动状态,待处理水从塔底进入,与自上而下移动的活性炭逆流接触,实现污染物的吸附去除。移动床吸附的优点是活性炭利用率高,可连续运行,但设备结构相对复杂,对操作管理要求较高。
流化床吸附:流化床吸附是利用上升水流的作用,使活性炭在吸附塔内呈流化状态。待处理水从塔底进入,与流化的活性炭充分混合接触,污染物被迅速吸附去除。流化床吸附具有传质速度快、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对水质和水量的波动较为敏感,需要精确控制操作条件。
与絮凝沉淀工艺结合:在水处理过程中,先向水中投加絮凝剂,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絮体,然后投加粉末活性炭。活性炭吸附在絮体表面,不仅能增强絮体的吸附能力,提高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还能改善絮体的沉降性能,使沉淀过程更加高效。
与生物处理工艺结合:将活性炭与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形成生物活性炭工艺。在生物活性炭系统中,活性炭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附着载体,增加了微生物的浓度和活性,同时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又能不断更新活性炭的吸附表面,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这种协同作用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热再生法:将饱和活性炭加热至高温,使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有机物分解、挥发,从而恢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热再生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活性炭再生方法,可分为干燥、热解、活化三个阶段。热再生法的再生效率高,但能耗大,设备投资成本高,且在再生过程中会导致部分活性炭损失。
化学再生法:利用化学试剂与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将污染物从活性炭表面解吸出来,实现活性炭的再生。常用的化学试剂有酸、碱、氧化剂等。化学再生法具有再生条件温和、设备简单等优点,但再生效果相对较差,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生物再生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使活性炭得到再生。生物再生法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再生速度较慢,再生效率有限,一般适用于处理吸附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