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水再生盐

软水再生盐

分享

软水再生盐

  • 产品详情
  • 产品参数

软化树脂再生盐标准

一、引言

软化树脂再生盐在水软化处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质量直接影响树脂的再生效果以及软化水的质量。为确保软化系统高效稳定运行,保障软化水满足使用需求,制定严格的软化树脂再生盐标准十分必要。本标准涵盖再生盐的原料要求、产品特性、质量检测以及包装储存等方面内容。

二、原料要求

  1. 氯化钠来源:再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应来源于高品质的盐矿或经过提纯的卤水。盐矿开采应符合国家矿产资源开采相关法规,确保原料的可持续性与安全性。卤水提纯过程需采用先进工艺,有效去除卤水中的杂质,如重金属、有机物、泥沙等,以保证氯化钠的纯度和质量。

  1. 添加剂限制:除特殊配方需要并经过严格安全评估外,再生盐中不得添加可能影响树脂性能、污染水质或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添加剂。例如,严禁添加含有铅、汞、镉等重金属的添加剂,防止在再生过程中这些重金属离子污染树脂,进而影响软化水的质量,对后续用水设备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产品特性

  1. 纯度

    • 氯化钠含量:氯化钠含量应不低于 99.5%(质量分数)。高纯度的氯化钠能够提供充足的钠离子,保证树脂再生过程中离子交换的顺利进行。若氯化钠含量过低,杂质过多,可能导致再生效率降低,增加再生盐的使用量,同时杂质可能在树脂表面沉积,影响树脂的使用寿命。

    • 其他杂质含量

      • 水分:水分含量应≤1.0%(质量分数)。过多的水分会使再生盐结块,影响其流动性和溶解性能,不利于再生盐的储存和在软化系统中的输送,还可能导致溶解不均匀,影响再生效果。

      • 水不溶物:水不溶物含量应≤0.2%(质量分数)。水不溶物如泥沙、矿物质颗粒等在再生过程中可能堵塞软化系统的管道、阀门以及树脂颗粒间的空隙,阻碍水流通过,降低软化系统的运行效率,甚至损坏设备。

      • 钙、镁离子:钙、镁离子总量应≤0.1%(质量分数)。钙、镁离子在再生盐中属于干扰离子,会与树脂上的钠离子竞争交换位点,降低再生效率,若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树脂再生不完全,使软化水的硬度升高。

      • 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含量应≤0.05%(质量分数)。硫酸根离子可能与钙、镁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硫酸盐沉淀,在树脂表面或软化系统管道内沉积,影响树脂性能和系统运行。

  1. 颗粒度

    • 粒径范围:再生盐的颗粒粒径应主要分布在 0.5 - 2.0mm 之间。合适的颗粒度既能保证再生盐在溶解过程中有较快的溶解速度,又能确保其在储存和输送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不易结块。粒径过大,溶解速度慢,可能导致再生过程中有效离子浓度不足;粒径过小,容易产生粉尘,不仅造成浪费,还可能影响工作环境,且在储存时更易结块。

    • 颗粒均匀度:颗粒均匀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粒径在 0.5 - 2.0mm 之间的颗粒占比应不低于 90%(质量分数)。均匀的颗粒度有助于保证再生盐在软化系统中的溶解均匀性和离子交换的一致性,提高再生效果的稳定性。

  1. 溶解性能

    • 溶解速度:在常温(25℃)下,将一定量的再生盐加入到过量的水中,搅拌条件下,应在 15 分钟内溶解率达到 90% 以上。快速的溶解速度能够保证在树脂再生过程中,及时提供足够浓度的钠离子进行离子交换,提高再生效率,缩短再生周期。

    • 溶解清澈度:再生盐完全溶解后,溶液应清澈透明,无浑浊、沉淀现象。溶解后溶液的清澈度反映了再生盐中杂质的含量情况,若溶液浑浊或有沉淀,说明再生盐中可能含有较多的水不溶物或其他杂质,会对软化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四、质量检测

  1. 检测项目

    • 常规检测:每批次再生盐均需检测氯化钠含量、水分、水不溶物、钙镁离子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颗粒度以及溶解性能等指标。这些常规检测项目能够全面反映再生盐的质量状况,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 定期抽检:对于重金属(如铅、汞、镉等)、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应定期进行抽检,抽检频率不少于每季度一次。通过定期抽检,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污染问题,保障再生盐的安全性。

  1. 检测方法

    • 化学分析法: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氯化钠含量、钙镁离子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等。例如,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氯化钠含量,以铬酸钾为指示剂,根据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计算氯化钠的含量。

    • 物理分析法:通过烘干称重法测定水分含量,将一定量的再生盐在规定温度下烘干至恒重,根据前后质量差计算水分含量;采用筛分法测定颗粒度,使用标准筛网对再生盐进行筛分,计算不同粒径范围内颗粒的质量占比;通过观察溶解过程和溶解后溶液的状态评估溶解性能。

    • 仪器分析法:对于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等仪器进行分析。如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通过检测特定波长下原子对光的吸收程度来定量分析。

  1. 检测机构:质量检测可由生产企业内部具备资质的实验室进行,也可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检测设备、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应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产品质量合格与否的重要依据。

五、包装储存

  1. 包装材料:再生盐应采用防潮、防水、耐腐蚀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如食品级聚乙烯塑料袋、复合编织袋等。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确保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会对再生盐造成污染。包装材料的厚度和强度应满足搬运和储存要求,防止包装破损导致再生盐受潮、结块或混入杂质。

  1. 包装标识:产品包装上应清晰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氯化钠含量、净含量等信息。对于特殊用途或有特殊性能要求的再生盐,还应标明相应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清晰准确的包装标识有助于用户正确选择和使用产品,同时便于质量追溯和监管。

  1. 储存条件:再生盐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仓库内,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仓库地面应进行防潮处理,垫高存放,距离地面高度不低于 15cm,防止再生盐受潮结块。储存环境温度应控制在 - 10℃ - 40℃之间,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盐的晶型变化,影响其性能;温度过低可能使水分结冰,破坏包装并影响盐的质量。不同批次的再生盐应分开存放,并有明显的标识,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使用。

3.jpg

咨询电话
13918326167
产品概述
离子交换专用
品    牌
中性包装、出口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