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系统专用高压优化:针对小型泵组功率小、压力输出有限的特点,SW21-2521 膜元件将运行压力优化至 680psi(4.69Mpa),相比传统小型膜元件,能耗降低了 10% 左右。通过独特的微流道扰流设计,即便在小型泵组提供的有限压力下,也能保证膜表面水通量的均匀性,使膜表面流速偏差控制在 ±8% 以内,有效减少局部浓差极化现象,单支膜日均能耗可控制在 1.2 度左右,契合小型供电系统的负荷。
第二代耐盐强化复合膜材料:该膜元件运用了第二代耐盐强化型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通过对分子结构进行精细调控,增强了膜材料的化学稳定性,使其氯离子耐受浓度高达 15000ppm。同时,在膜表面涂覆了一层亲水性纳米涂层,使得污染物在膜表面的吸附量降低了约 30%。其机械强度经过特殊优化,能够经受住小型系统频繁启停带来的冲击,正常使用寿命可达 3 - 4 年。有效膜面积达 80ft²(约 7.43m²),单位体积产水效率比同尺寸的常规膜元件提升了 20%。
可靠稳定的脱盐净化能力:在高盐工况下,SW21-2521 膜元件能够稳定保持 99.3% 的脱盐率,最低脱盐率也不低于 99.1%,对氯化钠的截留率更是超过 99.6%。它不仅能高效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对重金属离子、有机物以及悬浮物等杂质的去除率也能达到 98% 以上。经其处理后的产水,TDS 可稳定降至 600ppm 以下,浊度<0.2NTU,完全能满足小型场景下居民饮用以及工业简易工艺用水的严苛要求,且水质波动范围控制在 ±15% 以内。
产水效能:在进水温度 25℃、TDS 为 10000ppm 的标准工况下,SW21-2521 膜元件的额定产水量为 1500GPD(约 5.68m³/d),性能表现稳定。其对温度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 15 - 35℃的温度区间内,产水量波动幅度控制在 ±12% 以内。当水温低至 10℃时,只需将运行压力微调至 730psi,产水量便能恢复至标准值的 80% 以上,十分适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户外小型水处理场景。
运行参数范围
温度耐受:该膜元件可承受的最高运行温度为 43℃,最低耐受温度为 8℃,在无恒温设备辅助的小型水处理系统中,也能凭借自身的温度适应能力稳定运行,有效避免因极端温度导致的性能大幅下降。
pH 值适用:在连续运行过程中,适宜的 pH 值范围为 3 - 9.5;进行化学清洗时,pH 值可耐受范围为 2 - 11.5。不过,从延长膜元件使用寿命的角度考虑,日常运行时建议将进水 pH 值控制在 6.5 - 7.5 的中性区间,以减缓膜的老化速度。
压力与回收率:其最大操作压力可达 850psi(5.86Mpa),单支膜的回收率在 5.5% - 6.5% 之间。在系统设计时,针对海水处理,建议回收率控制在 30% - 40%;对于苦咸水,回收率则可控制在 45% - 55%。同时,要求进水的污染指数 SDI<3.5,余氯含量<0.1mg/L,以此防止膜元件发生氧化损伤。
流量控制:膜元件的最大进水流量为 12gpm(2.7m³/h),浓水流量占比需不低于 65%。通过在进水管路和浓水管路安装简易流量调节阀,可精准调控水流,确保膜表面的污染物能被有效冲刷带走。
小型社区供水站:为人口规模在 1000 - 3000 人的小型社区提供可靠的饮用水源。单套水处理系统配备 SW21-2521 膜元件后,日供水量可达 10 - 50 吨,设备占地面积小,能轻松安置在社区泵房内,有效解决小型社区高盐地下水的净化问题,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小型工业作坊用水:像小型食品加工厂、小型电镀厂等工业作坊,对水质有着特定要求。SW21-2521 膜元件可将高盐废水处理后回用至生产环节,如食品厂的清洗用水、电镀厂的漂洗用水等。单套系统日处理量为 10 - 60 吨,帮助小型工业作坊降低新鲜水的消耗,减少废水排放,提升生产的环保性与经济性。
偏远地区小型医疗诊所供水:在一些偏远地区,小型医疗诊所面临着高盐水源难以净化的问题。搭载该膜元件的小型水处理设备,每日可为诊所提供 5 - 20 吨的净化水,满足诊所日常清洁、医疗设备清洗以及病人饮用等用水需求,且设备操作简单,便于维护,契合偏远地区医疗设施的实际情况。
小型景区临时供水:在一些季节性开放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小型景区,旅游旺季时游客激增,用水需求大幅提升。将 SW21-2521 膜元件集成在可移动式供水设备中,能快速处理景区周边的高盐地表水或地下水,为景区提供每日 10 - 80 吨的临时供水,设备可灵活部署,不占用过多景区空间,有效缓解旅游旺季的供水压力。
简洁预处理配置:采用 “多介质过滤 + 5μm 保安过滤” 的两级预处理方式。多介质过滤器内装填石英砂、无烟煤等滤料,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5μm 保安过滤器则进一步拦截细微颗粒,确保进入膜元件的水质符合要求。预处理设备每月进行一次反冲洗操作,操作流程简单,无需专业技术人员即可完成。
基础监测手段:为方便用户及时掌握膜元件的运行状态,配套了简易的监测工具,包括压力表和便携式 TDS 检测仪。用户只需每日定时记录进水压力和产水 TDS 值,当跨膜压差上升超过 20%,或者产水 TDS 升高 15% 时,便需启动清洗程序。通过这种简单直观的监测方式,即使是普通用户也能轻松判断膜元件的运行状况。
便捷清洗流程:当膜元件出现轻度污染时,每 2 - 3 个月使用柠檬酸溶液进行一次循环清洗,清洗时间约为 30 分钟,即可有效去除膜表面的无机垢。若遭遇中度污染,则每 5 - 6 个月使用专用碱性清洗剂进行循环清洗;若出现生物污染,可添加低浓度的杀菌剂进行处理。整个清洗过程中,清洗温度宜控制在 20 - 28℃,操作过程简便,无需复杂的专业设备。
场景化保护措施:对于户外安装的设备,配备防水防尘罩,既能防止雨水侵蚀设备,又能避免灰尘进入系统影响水质。在低温地区,冬季来临前在设备外部包裹保温棉,防止膜元件因低温受损。若设备需长期停用,需用 0.4% 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充满膜壳进行封存保护,每两个月检查一次保护液浓度并及时补充。若设备需要移动运输,提前将设备内的积水排空,防止运输过程中的震动导致膜元件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