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域低压运行体系:采用优化的低压运行设计,应用压力 120psi(0.83Mpa),较同规模传统膜元件降低 15% 能耗。通过流道仿生设计减少水流阻力,使系统在中等功率下实现水通量提升 12%,单支膜每日产水能耗控制在 1.5 度以内,兼顾产水效率与节能需求。
新一代复合膜材料:选用改良型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通过分子交联技术提升耐化学性,抗氯能力增强 20%。膜表面采用微结构纹理设计,污染物附着面积减少 30%,机械强度提升 18%,可耐受短期水质冲击,使用寿命延长至 3 年以上。有效膜面积达 65ft²(约 6.04m²),单位面积产水效率优化 8%。
精准净化能力:稳定脱盐率达 98%,最低脱盐率不低于 97.3%,对氯化钠、硫酸盐等可溶性盐类截留率超 99%,同时高效去除胶体、有机物及微生物,去除率达 98.5%。处理后水质总溶解固体<50ppm,浊度<0.1NTU,满足中小型场景的直饮、工艺用水双重标准。
产水效能:额定产水量 1800GPD(约 6.8m³/d),在进水温度 25℃、TDS<1800ppm 工况下稳定运行。温度适应性提升,10-35℃区间内产水量波动控制在 ±15%,无需复杂温控装置即可满足多数场景需求,低温时产水衰减率较同类产品降低 5%。
运行参数范围
温度耐受区间:最高运行温度 42℃,低温耐受至 8℃,在无恒温设备的中小型系统中表现稳定,避免极端温度导致的性能骤降。
pH 值适用范围:连续运行 pH 值 3-9.5,化学清洗 pH 值 2-12,较小型膜元件拓宽连续运行 pH 上限,减少酸碱调节频率,降低运维复杂度。
压力与回收率:最大操作压力 450psi(3.1Mpa),单支膜回收率 13%,系统设计回收率建议 70%-75%,通过浓水循环优化减少结垢风险,进水 SDI 需<4,余氯<0.1mg/L。
流量控制标准:最大进水流量 12gpm(2.7m³/h),浓水流量占比不低于 25%,通过合理流量分配确保膜表面污染物及时冲刷。
社区集中供水:为中小型社区、乡镇集中供水站提供核心净化,处理地下水或地表水,去除氟化物、硝酸盐等超标物质,满足 200-500 人日常饮水需求,设备安装灵活,适配现有供水系统改造。
中小型工业辅助用水:用于食品加工辅料清洗、小型电子元件漂洗等辅助工序,提供低硬度、低杂质工艺用水,减少设备结垢与产品质量波动,降低生产损耗。
商业综合体直饮水:适配商场、办公楼等商业场所的中央直饮系统,处理市政自来水后通过管道直供,替代桶装水,每日可满足 500-1000 人次饮水需求,提升用水便捷性。
农业园区净水:为高附加值农业园区的灌溉与养殖用水净化,去除水中过量盐分和微生物,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与养殖水质,提升农产品品质。
强化预处理配置:采用 “多介质过滤 + 活性炭吸附 + 5μm 精密过滤” 三级预处理,多介质滤料选用梯度石英砂,提升杂质截留效率;活性炭针对性吸附有机物与余氯,确保进水水质稳定,预处理设备每 10-15 天反冲洗一次。
智能简易监测:配备压力差监测表与在线 TDS 仪,设定预警阈值,当跨膜压差上升 12% 或产水 TDS 升高 8% 时提示清洗,无需专业运维人员即可掌握运行状态。
分级清洗策略:轻度污染每月用柠檬酸溶液循环清洗 30 分钟;中度污染每 3 个月采用碱性清洗剂处理;微生物污染时添加专用杀菌剂,清洗温度控制在 25-30℃,操作流程简化适配中小型用户。
环境适应保护:户外安装需配备防晒保温罩,冬季低温地区停运时排空系统或注入防冻保护液,长期停运用 0.5% 亚硫酸氢钠溶液封存,每 2 周检查一次保护状态。